为深入贯彻落实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》精神,高质高效推进全省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,发挥好志愿服务的公益力量。2025年3月11日—14日,由中共陕西省委社会工作部主办,陕西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落地执行的“阳光校园行”关爱儿童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公益项目走进了汉中市,志愿服务团队先后走进洋县实验学校、洋县中学、城固润东九年制学校、城固唐光初中、汉台区城东小学开展了“五个一”系列活动,得到了汉中市教育局,汉台区教育体育局,洋县教育体育局和城固县教育体育局以及各学校的大力支持与配合。
“阳光校园行”公益项目志愿服务队队长、中心副主任邵卫青在启动仪式上致辞,阐明2025年“阳光校园行”公益项目将在省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支持下的持续推进,志愿服务队将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引领赋能基层家庭和学校服务儿童心理健康工作能力,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水平全面提升。
心理健康知识讲座——家校携手,共筑心理防线
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,提升未成年人的养育人的心理健康养育水平,家庭教育和积极心理学讲座分别以《家校携手—为学生心理健康助力》,《读懂青少年的心—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家庭关系提升》为主题,为5所学校1000余名家长进行了心理健康的科普讲座。
在讲座中,两位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、幽默风趣,通过专题讲座,案例剖析与互动答疑等授课方式,系统梳理了未成年人在心理成长方面的特点和共性,常见心理问题类型及特点,列举身边鲜活案例,引导家长正视孩子心理健康,学会识别孩子心理健康问题,习得调试心理健康的方法,同时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,理解孩子,接纳孩子的变化,唤醒了家长、老师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热情。讲座结束后,家长迟迟不愿离开,争先恐后地围着老师咨询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。
心理健康团辅——精准赋能成长,激发内驱力觉醒
心理团辅课程设计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定制方案,结合不同学校和年龄段孩子的情况“量体裁衣”,由团辅老师设计并带领,连续开展了5场心理团辅,为450名学生开展了以《“心”有目标,茁壮成长》,《青春美好,向阳而生》为主题的差异化团辅活动。在活动中,孩子们展现出显著的内驱力觉醒:超八成的同学们在自我认知构建,正向情绪表达及团队协作意识等维度实现突破性提升,部分个人和团体通过积极参与,即兴表演,才艺展示和围绕老师签名等形式完成对师长的情感投射。
一对一心理咨询——从面到点,守护青春成长
在温馨独立的咨询室中,由4位心理咨询老师分别为来自5所学校的60位同学进行一对一的公益心理辅导,咨询师们以“一桌之距”构建安全对话边界,运用倾听、共情等专业心理咨询技术,系统梳理青少年在学习压力、人际交往、亲子关系等维度的现实困惑,深度解析其焦虑情绪、敌对心理及认知偏差的形成机制。针对个体差异,团队采用认知行为调节、情绪疏导等干预策略,引导青少年科学识别自身情绪状态,掌握压力管理、人际沟通等实用技巧,并围绕自我认同、价值构建等核心议题提供个性化成长方案。
朗诵表演课程——声动心灵,滋养心田
为深化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实践,通过系统性语言训练与沉浸式戏剧体验,构建“声音表达-情感释放-心理成长”的立体化育人模式。环节中融入互动游戏,吸引近200名学生参加,正如现场跟班老师的反馈:孩子们念诗时眼里的光,比舞台灯光更耀眼。
心理健康小课堂——新增模块,与时俱进
心理健康小课堂以《给中学生的一堂积极心理课》为主题授课,为学生带来心理健康方向的知识传授,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资源,在后期遇到心理困惑时,自己有思路有方法先自行疏导。
活动结束时,洋县实验学校的老师反馈:通过本次心理团辅活动的参与式观察,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在团体活动中展现出鲜活的青春特质,为精准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提供了实践路径。
以荣誉为起点,以责任为动力。未来,“阳光校园行”公益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秉持“家校社协同育人”理念,深化服务模式创新,扩大覆盖广度与深度,以更扎实更有效的举措优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,推动项目从“全覆盖”迈向“高质量”。